“一帶一路”、供給側(ce) 改革、綠色發展……這兩(liang) 天,各大媒體(ti) 展開的兩(liang) 會(hui) 看點調查紛紛預測,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與(yu) 發展大局、百姓生活密切相關(guan) 的“國家新方略”,將是代表委員們(men) 聚焦的熱點。來自江蘇的代表、委員,對落實這些“國家新方略”又有哪些寄望與(yu) 期待呢?
“一帶一路”,
更好地發揮在交匯點上的作用
“我非常期待,江蘇能夠在‘一帶一路’中更好地發揮作用!”全國政協委員、長江學者劉誌彪表示,在“一帶一路”戰略提出來之前,我國開放型經濟發展的空間指向特征主要是向東(dong) 開放,發展的內(nei) 外聯動性主要表現為(wei) 加入發達國家的全球價(jia) 值鏈。而“一帶一路”戰略是建設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ti) 係中的一種全新的空間開放觀,是開放視野、角度和區域的新躍遷、大轉變。
向東(dong) 開放是為(wei) 了突破發展瓶頸,因此需要製定各種優(you) 惠政策和行動措施,積極引進發達國家的資金、技術和管理技能。而“一帶一路”戰略中,我們(men) 需要向世界輸出我們(men) 的資本和產(chan) 能,同時大力引進世界的能源及資源;另一方麵,我們(men) 的產(chan) 業(ye) 在邁向中高端的過程中,急需引進知識資本、技術資本和人力資本。向東(dong) 開放的產(chan) 業(ye) ,主要是做全球價(jia) 值鏈的中低端;“一帶一路”戰略中,我們(men) 要通過加大技術研發和對市場網絡營銷的投入,積極參與(yu) 全球價(jia) 值鏈重塑,來轉移富餘(yu) 資本和產(chan) 能,使我們(men) 自己的產(chan) 業(ye) 邁向中高端。
劉誌彪認為(wei) ,作為(wei) “一帶一路”交匯點上的江蘇,要抓住機遇做好幾件事:首先要沿“一帶一路”戰略來參與(yu) 構建全球價(jia) 值鏈。“一帶一路”是開放格局不是地理規劃,如果不形成牢固的價(jia) 值鏈連接,不同國家之間、城市與(yu) 城市之間就沒有貿易和投資活動,即使有,也沒有足夠的經濟利益紐帶。
同時,要把“一帶一路”戰略與(yu) 長江經濟帶開發戰略結合起來,構建開放的國內(nei) 價(jia) 值鏈。江蘇是“一帶一路”戰略與(yu) 長江經濟帶開發戰略的交匯點和重要節點區域。要構建開放的、由我主導的國內(nei) 價(jia) 值鏈,以及能力分享型的全球創新網絡。
供給側(ce) 改革,
“智能製造”可作突破口
在全省經濟工作會(hui) 議上,我省明確將“以智能製造為(wei) 主攻方向,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ye) ”作為(wei) 推進供給側(ce) 改革的重要路徑之一,實施中國製造2025江蘇行動綱要,深入推進兩(liang) 化融合,著力建設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先進製造業(ye) 基地。對此,全國人大代表、江蘇康緣集團董事長肖偉(wei) 認為(wei) “抓到了點子上!”
江蘇康緣藥業(ye) 股份有限公司有一個(ge) 中藥生產(chan) 智能工廠,生產(chan) 線上看不到一個(ge) 操作工人,更聽不到機器轟鳴的聲音。“以往中藥生產(chan) 靠經驗,現在則靠標準化、智能化。”肖偉(wei) 告訴記者,推進供給側(ce) 改革,就是要“實現成本最低化與(yu) 產(chan) 品最優(you) 化之間的平衡,而智能製造就是實現平衡的有效載體(ti) ”。
肖偉(wei) 分析指出,工業(ye) 的發展階段可以分為(wei) 三個(ge) 層次:從(cong) 手工到機械,從(cong) 機械到自動化,從(cong) 自動化到數字化。到了數字化階段,應該是從(cong) 原料、生產(chan) 過程、產(chan) 品、使用形成一個(ge) 閉環生態鏈。“智能製造,不是單純的用幾個(ge) 機器人或者用上互聯網,而是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借助大數據平台,最終實現‘市場需要什麽(me) 就生產(chan) 什麽(me) 、市場需要多少就生產(chan) 多少、預測到市場需要很快就能夠提供’,並且還要讓生產(chan) 成本最低化。”
“坦率說,傳(chuan) 統中藥生產(chan) 推進智能化十分困難,因為(wei) 中藥的成分很複雜。但是‘乐投Letou’通過不懈努力,借助係統大數據的綜合運用,成功實現了智能化生產(chan) 。”在肖偉(wei) 看來,“乐投Letou”能做到,江蘇其他很多企業(ye) 也能夠做到。“我覺得,產(chan) 業(ye) 的進步,要靠有思想、有理念、有雄心的企業(ye) 家、科學家共同推動。”
綠色發展,
源頭管控力度還要加大
“霧霾是環境問題的一個(ge) 集中表現。要減少汙染,我覺得一方麵要抓治理,更重要的是要從(cong) 源頭進行控製。”全國政協委員、南京環科所所長高吉喜,對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的一大期待,便是“源頭管控力度更大,讓發展更綠色!”
綠色發展,已經被確定為(wei) 我國“十三五”新的五大發展理念之一。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強調,“生態興(xing) 則文明興(xing) 、生態衰則文明衰”,“綠水青山也是金山銀山”,“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chan) 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這些重要論斷振聾發聵,發人深省,體(ti) 現了我們(men) 黨(dang) 高度的曆史自覺和生態自覺。高吉喜判斷,本次兩(liang) 會(hui) 上,關(guan) 於(yu) 綠色發展、生態文明的討論,一定會(hui) 是熱門話題。
“如何實現環境與(yu) 經濟協調發展,不讓環境成為(wei) 全麵小康的短板?現在可以說是‘黨(dang) 和政府有決(jue) 心、百姓有期待’,相信會(hui) 有更多更完善的措施陸續出台。”高吉喜建議,江蘇的著力點應該放在構建以生態紅線為(wei) 基礎的空間格局、建設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wei) 基礎的產(chan) 業(ye) 布局、以及推廣以清潔生產(chan) 為(wei) 主體(ti) 的生產(chan) 格局上麵,從(cong) 源頭建立起綠色發展體(ti) 係,以最小的生態代價(jia) 置換最優(you) 的經濟發展效率。 新華報業(ye) 全媒體(ti) 記者 杭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