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 田曉航、董小紅、帥才
打造15分鍾中醫藥服務圈,開展中醫多學科聯合會(hui) 診,推出“中醫CT”實現快速體(ti) 質辨識……圍繞以較低費用取得較大健康收益目標,探索符合中醫藥自身特點和規律的中國特色衛生健康發展模式,上海等7個(ge) 省(市)建設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範區已滿兩(liang) 年。
記者近日調研發現,示範區聚焦群眾(zhong) 關(guan) 切,在中醫藥服務體(ti) 係、服務模式、醫保支持等方麵取得改革突破,讓“看中醫用中藥”更便捷、更安心、更省錢。
更便捷:織密基層中醫藥服務網
四川省成都市市民穀先生因腦梗導致偏癱,經四川省中醫醫院康複科治療後,轉至家附近的青羊區中醫館繼續住院康複治療。能在“家門口”住院讓他踏實了不少,也方便了許多。
能否打通中醫藥服務的“最後一公裏”,是對示範區建設成效的重要檢驗。
“要讓社區成為(wei) 中醫藥服務主陣地。”上海市中醫藥管理局局長聞大翔介紹,全市構建起一張由249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1986家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組成的“家門口中醫藥服務網”,將中醫藥服務融入居民生活圈。
為(wei) 了讓群眾(zhong) 就近就便獲得優(you) 質中醫藥服務,各示範區紛紛探索如何“織密基層中醫藥服務網”——
四川省雅安市寶興(xing) 縣將中醫藥納入“車載流動醫院”服務內(nei) 容,包括每個(ge) 中高山鄉(xiang) 鎮在內(nei) 的所有鄉(xiang) 鎮均設有流動醫療服務車;山東(dong) 、江西等省持續開展基層中醫館建設,實現全省鄉(xiang) 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館設置全覆蓋……
不但基層中醫藥服務“網點”越來越多,現代科技的加持,還讓看中醫告別了“難、慢、煩”。
在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紅石板社區數字中醫館,居民通過“中醫CT”人體(ti) 數字畫像係統,可以進行人體(ti) 成分分析、中醫體(ti) 質辨識等體(ti) 檢體(ti) 驗,醫護人員根據采集的數據可為(wei) 患者提供針對性的健康幹預。
“我體(ti) 會(hui) 到了從(cong) 未有過的輕鬆。”在“中醫CT”采集數據基礎上,50多歲的糖尿病、高血壓患者劉先生經過3個(ge) 月中西醫結合幹預,血糖、血壓得到了控製,體(ti) 重也從(cong) 94公斤降到78公斤。
更安心:提升中醫臨(lin) 床診療水平
2023年11月21日,76歲的黃興(xing) 珍因肺部感染快速進展,伴發心衰、腎衰、呼衰等,情況危急,可她卻不願接受氣管插管和血濾等有創治療。經過綿陽市中醫醫院中醫經典病房科以中藥飲片為(wei) 主要手段悉心治療,黃興(xing) 珍病情逐步好轉,如今已痊愈出院。
以中醫主導治療急危重症和疑難危重症,是中醫經典病房的“看家本領”。針對疑難病例,綿陽市中醫醫院還開展了數十次中醫多學科聯合會(hui) 診,組織多領域中醫專(zhuan) 家共同研究製定治療方案,力爭(zheng) 為(wei) 患者提供最佳治療建議。
療效是中醫藥的生命線。為(wei) 了讓患者看中醫更安心,一些示範區在中醫優(you) 勢專(zhuan) 科建設上尋求突破。
針對中醫醫療機構服務能力不均衡等問題,山東(dong) 開展齊魯中醫藥優(you) 勢專(zhuan) 科集群建設,建成15個(ge) 專(zhuan) 業(ye) 28個(ge) 集群657個(ge) 成員專(zhuan) 科,帶動縣(市、區)中醫醫院均衡發展。
“作為(wei) 其中10個(ge) 集群的牽頭單位,山東(dong) 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製定了36個(ge) 中醫優(you) 勢病種的診療方案並在基層推廣,力爭(zheng) 實現同質化診療。”山東(dong) 中醫藥大學第一臨(lin) 床醫學院副院長徐向青說。
中藥質量好,療效才能有保障。
山東(dong) 建設智慧共享中藥房,有效解決(jue) 基層醫療機構飲片配備不全、質量不高問題;浙江實現中藥材“一物一碼”全鏈條一鍵追溯,讓“田間”到“碗裏”的流程清晰可見;四川積極推進中藥材標準化種植,從(cong) 源頭保障中藥質量……各示範區大膽探索,讓群眾(zhong) 放心用中藥。
更省錢:醫保政策向中醫藥傾(qing) 斜
住院費用偏高是就醫的一大痛點,為(wei) 此,山東(dong) 多地開展了中醫日間病房試點。在這種病房管理模式下,一些中醫優(you) 勢病種被納入中醫日間病房醫保結算管理範圍,患者在當日治療結束後經醫生允許可以離院。
在威海,推出中醫日間病房後,通過減少床位費、護理費,合理控製檢查檢驗和藥品費用,患者住院次均費用下降了千餘(yu) 元,醫院床位使用率也翻了一倍。
增強人民群眾(zhong) 的中醫藥獲得感,是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範區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上海開展中醫優(you) 勢病種“按療效價(jia) 值付費”改革,確定首批22個(ge) 病種,創新中西醫並重的醫療付費模式;四川及時將符合條件的中醫項目、中藥納入醫保支付,按乙類管理藥品的個(ge) 人先行自付比例降低到10%;湖南2022年將629個(ge) 中藥醫院製劑納入醫保……各示範區不斷完善醫保政策,為(wei) 群眾(zhong) 看中醫、用中藥省下更多錢。
記者從(cong)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了解到,示範區在開拓中醫藥服務領域、創新中醫藥服務模式等方麵積極努力,得到醫保政策有力支持,為(wei) 患者帶去實惠,一些改革舉(ju) 措還實現了患者、醫院、醫保、中醫藥多方共贏。
“下一步,我們(men) 將推進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範區建設不斷向深度進軍(jun) 、向廣度拓展、向難度攻堅,助力中醫藥傳(chuan) 承創新發展,讓更多地方、更多人民獲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綜合司副司長歐陽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