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信息 (600557.SH)

乐投Letou藥業

兩會聲音 | 全國人大代表肖偉:需全麵構建中醫藥應對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防控體係
時間:2020.05.22

5月21日,《國際金融報》記者從(cong) 全國人大代表、乐投Letou藥業(ye) 董事長肖偉(wei) 處了解到,今年兩(liang) 會(hui) 上他共提交了4份書(shu) 麵議案,分別是《關(guan) 於(yu) 以“武漢模式”為(wei) 依據,全麵構建中醫藥應對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防控體(ti) 係的建議》、《關(guan) 於(yu) 加快中藥防治重大病毒感染性疾病創新藥物研發的建議》、《關(guan) 於(yu) 從(cong) 國家層麵治理惡意詆毀中醫藥行為(wei) 創造良好網絡輿論環境的建議》以及《關(guan) 於(yu) 科學評價(jia) 非處方藥 維持非處方藥現行醫保政策的建議》。

肖偉(wei) 表示,中醫藥在此次新冠疫情防工作中憑借獨特優(you) 勢,考出了好成績、找回了自信心。同時,也暴露出中醫藥存在的一些問題和不足。在後疫情時代,中醫藥在應對重大傳(chuan) 染病中如何發揮更大作用,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值得認真總結和思考研究。

中醫藥參與(yu) 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防控
肖偉(wei) 指出,多項臨(lin) 床比對研究結果顯示,中西藥結合治療新冠肺炎在各項數據上明顯優(you) 於(yu) 單純的西藥治療,不僅(jin) 大大降低輕症向重症的轉化,且顯著縮短患者病程、減少死亡。

因此,肖偉(wei) 認為(wei) ,需全麵構建中醫藥應對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防控體(ti) 係。可通過以下7種方式構建:

一是加快建立和完善中醫醫療預防和救治的綜合保障體(ti) 係;

二是建立中醫藥應對重大傳(chuan) 染病的快速應急機製;

三是建立中醫藥抗病毒科學研究的創新中藥攻關(guan) 協作平台;

四是建立中藥製藥企業(ye) 積極參與(yu) 的後援保障力量;

五是構建“雲(yun) 計算、物聯網”大數據平台係統;

六是完善支持中醫藥發展和惠民服務的扶持政策;

七是全麵加強中醫藥科普宣傳(chuan) 與(yu) 輿論引導。

加快中藥防疫藥物的研發
目前,仍然沒有任何一款針對新冠病毒的藥物和疫苗獲批上市。肖偉(wei) 認為(wei) ,化學藥和疫苗研發具有明顯的滯後性,期望能夠預先判斷致病的病毒並提前研製藥物和疫苗,顯然是不現實的。而新冠這類疾病在中醫裏屬於(yu) 瘟疫範疇,近年來,在非典、甲流、禽流感等現代新發疫病的防治中,中醫藥發揮了重要作用。

因此,肖偉(wei) 提出建議。國家科技部、衛健委設立中藥防治病毒性感染疾病創新藥物研發重大專(zhuan) 項,加快病毒感染性疾病係列中藥研發,提前為(wei) 未來可能的各類疫病做好藥物戰略儲(chu) 備。具體(ti) 內(nei) 容如下:

一是研發一批基於(yu) 傳(chuan) 統中醫藥理論和傳(chuan) 統工藝的疫病預防、治療、康複的複方中藥;

二是研發一批既符合中醫藥理論又能用世界醫學通用語言闡釋的治療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創新中藥;

三是遴選一批確有療效的病毒感染性疾病防治已上市中藥;

四是常態化構建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中醫藥臨(lin) 床診療方案和戰略性儲(chu) 備防治藥物。

治理惡意詆毀中醫藥的行為(wei)
盡管此次新冠肺炎防治工作中,中醫藥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惡意抵毀中醫藥的言論甚囂塵上。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發布的《醫藥行業(ye) 網絡輿情報告》披露, 中醫藥行業(ye) 正在麵臨(lin) 著網絡輿情的猛烈衝(chong) 擊, 中醫藥行業(ye) 的各級管理機構、各地中醫院和中醫藥企業(ye) 概莫能外。

肖偉(wei) 表示,在中醫藥治療療效廣受好評、臨(lin) 床價(jia) 值備受關(guan) 注的同時,卻遭到別有用心者的惡意詆毀,網上各種攻擊言論數不勝數。這些明顯的違法行為(wei) ,理應得到相關(guan) 部門的關(guan) 注,並介入調查,可從(cong) 以下4點出發:

一是從(cong) 國家安全高度警覺“中醫藥黑”;

二是加強監控,組織反擊,保障中醫藥事業(ye) 健康發展;

三是國家網信辦及相關(guan) 公安司法部門,可組織開展針對詆毀中醫藥的“全網清理專(zhuan) 項行動”;

四是中醫藥行業(ye) 自身要嚴(yan) 於(yu) 律己。

維持非處方藥現行醫保政策
隨著國家醫療保障局組建以來,統籌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改革,相繼出台一係列重大政策舉(ju) 措,使百姓真切感受到醫保事業(ye) 發展帶來的獲得感,也極大促進醫藥產(chan) 業(ye) 的創新發展。

近日發布的《基本醫療保險用藥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中,明確乙類非處方藥不納入《藥品目錄》。這是我國醫保政策首次對非處方藥作出重大調整,對非處方藥乃至整個(ge) 社會(hui) 可能會(hui) 產(chan) 生重大影響。

肖偉(wei) 表示,國際上非處方藥普遍不予報銷,但我國藥品分類管理製度尚未完善,和國際差距明顯。目前我國非處方藥管理體(ti) 係在遴選與(yu) 準入模式、經營管理、使用管理、價(jia) 格管理、消費者認知以及醫保政策等方麵與(yu) 國際主要國家均存在著很大差異,片麵追求非處方藥醫保報銷政策與(yu) 國際接軌的做法是缺乏依據的。

為(wei) 進一步規範醫保用藥管理,提高醫保基金使用效益,保障參保人員基本用藥需求,應高度重視非處方藥在我國醫保體(ti) 係中的重要作用,在堅持中國特色基礎上逐步完善非處方藥醫保支付政策。對此,肖偉(wei) 提出3個(ge) 建議,要避免非處方藥“一刀切”調出醫保目錄的簡單做法;鼓勵臨(lin) 床首選及特殊非處方藥品種納入醫保目錄;支持非處方藥優(you) 質中成藥優(you) 先納入醫保目錄。

(來源:國際金融報)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