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乐投Letou藥業(ye) 董事長肖偉(wei) 帶來了2份建議,其中《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中成藥高質量發展的建議》就著重提到了開發古代經典名方“,實現‘好方’變‘好藥’”。此外,建議中還提到了各級公立醫院應充分發揮中成藥的臨(lin) 床治療作用;注重兒(er) 童用藥安全,加強兒(er) 童用中成藥多品種、多病種創新研發等。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乐投Letou藥業(ye) 董事長肖偉(wei)
消除中藥創新藥歧視
鼓勵臨(lin) 床中西藥並用
近年來,中成藥行業(ye) 受到了國家高度重視,中成藥發展頂層設計不斷完善,政策環境持續優(you) 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但中成藥工業(ye) 起步晚,中藥行業(ye) 醫藥工業(ye) 占比小,龍頭企業(ye) 少,超百億(yi) 規模以上的企業(ye) 屈指可數。作為(wei) 中醫藥事業(ye) 重要組成部分的中藥產(chan) 業(ye) ,麵臨(lin) 著較大的壓力與(yu) 挑戰。”肖偉(wei) 稱。
肖偉(wei) 建議,各級公立醫院應充分發揮中成藥的臨(lin) 床治療作用,消除對中成藥尤其是中藥創新藥的歧視,取消對中成藥使用的各類限製要求。
肖偉(wei) 舉(ju) 例稱,目前很多綜合型大醫院對中藥存在誤解,歧視性地認為(wei) 所謂的化學藥療效確切,中成藥沒有過硬的循證醫學依據,所以在藥占比較高時,醫院限製品種時首先限製中成藥,甚至限製國談中藥創新藥、醫保和基藥品種的使用。
肖偉(wei) 認為(wei) ,在臨(lin) 床診療疾病時應該鼓勵中藥、西藥並用,尤其是中成藥應能用盡用。建議國家衛健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針對公立臨(lin) 床醫院對中成藥的臨(lin) 床應用製定相應支持政策,最大限度鼓勵使用中成藥,充分發揮製備工藝先進、質量標準高、臨(lin) 床療效好的中成藥的治療優(you) 勢。
鼓勵推廣使用
古代經典名方新藥
肖偉(wei) 表示,傳(chuan) 統中藥湯劑的合煎和分煎不是簡單的數學關(guan) 係,單味中藥配方顆粒的配方用開水衝(chong) 泡形成的免煎中藥湯藥與(yu) 中藥飲片合煎熬成的湯液是否具有相同的療效,仍有待進一步觀察和研究。而古代經典名方是目前仍廣泛應用、療效確切、具有明顯特色與(yu) 優(you) 勢的清代及清代以前醫籍所記載的方劑,不僅(jin) 是醫學傳(chuan) 承的精華,也是現代中醫藥守正創新的源泉,中醫藥傳(chuan) 承創新亟待基於(yu) 經典名方實現“好方”變“好藥”。
肖偉(wei) 認為(wei) ,經典名方開發成的中藥新藥在臨(lin) 床中無論是醫院準入還是醫生使用及臨(lin) 床管理等諸多方麵,存在著管理法規的製約和用藥指導的不明,在中醫臨(lin) 床醫院不受到臨(lin) 床醫生的待見,在綜合性臨(lin) 床醫院由於(yu) 按中醫證候施方配藥,西醫生是不準開方使用的。為(wei) 此,經典名方開發成的中藥新藥陷於(yu) 了非常尷尬的境地,中醫藥研發人員對經典名方開發的積極性受到了嚴(yan) 重挫傷(shang) 。建議將基於(yu) 古代經典名方目錄開發的中藥新藥,在政策上給予足夠的扶持和支持,在臨(lin) 床上大力鼓勵推廣使用。
兒(er) 童用中成藥
應鼓勵加強創新研發
據“藥智數據”統計,目前我國已上市兒(er) 童中成藥509種,占已上市中成藥總量的5.25%,且兒(er) 童專(zhuan) 用品種主要分布在肺係疾病及脾胃疾病,其他如腦係、腎係疾病的兒(er) 童專(zhuan) 用藥品種較少。
肖偉(wei) 建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督促對已上市500多個(ge) 兒(er) 童中成藥品種的注冊(ce) 企業(ye) ,進一步推動對這些藥品進行安全性、有效性上市後再評價(jia) 研究,對現有說明書(shu) 中所提及的“不良反應”“禁忌”“注意事項”“藥物相互作用”等內(nei) 容及時修訂更新,保證說明書(shu) 內(nei) 容的完整、準確、規範,更好指導臨(lin) 床合理使用,實行“誰注冊(ce) 誰負責誰優(you) 先做好就保護誰”的原則,鼓勵生產(chan) 兒(er) 童中成藥品種的企業(ye) 積極地參與(yu) 500多個(ge) 兒(er) 童中成藥品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評價(jia) 研究;對兒(er) 科未滿足的臨(lin) 床需求的品種研發建立特別通道,重視兒(er) 童多發病、重大疾病和疑難病症等新藥研究,推動《兒(er) 童中成藥研發目錄建議清單》的製定、落地,為(wei) 兒(er) 童用藥不足的關(guan) 鍵問題提出方向性的解決(jue) 策略;鼓勵兒(er) 童用藥開發,在中醫理論指導下,充分挖掘、整理古代經典名方、名老中醫驗方等人用經驗證據,進一步推動兒(er) 童用院內(nei) 製劑及協定處方實現新藥轉化。
文章來源:江蘇學習(xi) 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