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中國醫藥創新看江蘇,江蘇醫藥創新看連雲(yun) 港”美譽的連雲(yun) 港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國健康港,自1984年經國務院批準設立首批國家級開發區,經過30年的發展,該園區的生命健康產(chan) 業(ye) 如今已匯聚國內(nei) 骨幹醫藥企業(ye) 30多家。日前,由中國產(chan) 業(ye) 報協會(hui) 、中國新聞攝影學會(hui) 主辦,以“發現新型工業(ye) 化道路、實現工業(ye) 轉型升級的主陣地”為(wei) 主旨的“活力中國·走進美麗(li) 工廠”活動,走進了江蘇康緣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近20名中央媒體(ti) 采訪團記者深入實地,全麵了解乐投Letou在中藥現代化方麵的創新成果。
長期以來,我國中藥製造在醫藥工業(ye) 總產(chan) 值的占比徘徊在20%左右,究其原因,最關(guan) 鍵的因素在於(yu) 中藥行業(ye) 自主創新能力不足。其中在中藥的提取、精製等方麵仍采用傳(chuan) 統的水提醇沉方式進行提取分離,無法做到有效成分的精確分離。同時,在製劑技術上幾乎沒有什麽(me) 重大突破,與(yu) 中藥現代化要求相去甚遠。
作為(wei) 一家純粹的中藥製藥企業(ye) ,康緣藥業(ye) 以敢為(wei) 人先的創新理念,先後建立了中藥製藥過程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國家認定企業(ye) 技術中心、企業(ye) 院士工作站等國內(nei) 領先的創新平台。率先提出應用先進的中藥指紋圖譜技術,建立從(cong) 原料、提取物到製劑生產(chan) 全過程的質量控製體(ti) 係,確保產(chan) 品均一、穩定、可靠;創造性地提出了“讓中藥回歸藥物屬性”的理念,以桂枝茯苓膠囊國際化項目研究為(wei) 示範,深入開展產(chan) 品效應物質基礎研究,建立了國際先進的複方中藥口服固體(ti) 製劑質量控製體(ti) 係,並在美國開展了治療原發性痛經Ⅱ期臨(lin) 床研究,為(wei) 推動中藥國際化進程做出示範。如今康緣藥業(ye) 已經成為(wei) 國內(nei) 同行業(ye) 中擁有國家級新藥證書(shu) 最多、擁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專(zhuan) 利數最多、承擔國家級重大科研項目最多以及開展現代中藥國際化研究最深入的企業(ye) 之一。
大而不強仍然是醫藥工業(ye) 麵臨(lin) 的最大問題。除了新藥研發水平較低、高端醫療設備依賴進口、缺乏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大型跨國公司和品牌企業(ye) 等問題外,最主要的還在於(yu) 中藥的提取、精製等仍采用傳(chuan) 統工藝。工信部總工程師王黎明在消費品工業(ye) 智能製造現場交流會(hui) 上表示,要落實《中國製造2025》,醫藥工業(ye) 應加快提升智能製造水平。中藥質量提升,必須依靠生產(chan) 技術及裝備革新。
康緣藥業(ye) 以中藥現代化、智能化為(wei) 主攻方向,聯合浙江大學等國內(nei) 知名院校,按國際技術標準投資4.8億(yi) 元設計建設國內(nei) 首個(ge) 數字化提取精製工廠,其中多項技術係國內(nei) 首次工業(ye) 化應用,實現從(cong) 傳(chuan) 統模式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變,促進傳(chuan) 統中藥產(chan) 業(ye) 技術升級改造,推動中藥數字化精準製造。僅(jin) 提取車間控製點數就逾5000餘(yu) 點,控製回路達600多個(ge) ,在線質量控製點260餘(yu) 個(ge) ,每年產(chan) 生的有效質控數據逾700億(yi) 個(ge) ,是目前中藥製藥過程控製水平最高、信息化和智能化實施水平最高的生產(chan) 線。7月21日,國家工信部公布了2015年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名單,康緣藥業(ye) 的中藥生產(chan) 智能工廠入選全國首批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也是全國唯一一家入選的中藥企業(ye) 。
王黎明表示,康緣藥業(ye) 的數字化提取精製工廠,建成了生產(chan) 過程數據自動采集和分析係統及在線優(you) 化,實現了產(chan) 品生產(chan) 全過程的跟蹤追溯。生產(chan) 工藝數據自動數據采集率達98%,工廠自控投用率達95%。通過建成智能車間覆蓋90%以上設備和關(guan) 鍵環節的自動控製係統,實現了主要生產(chan) 設備運行狀態的實時監控、故障報警和診斷分析。通過能源管理與(yu) 決(jue) 策係統,實現了對各種資源介質和重點耗能設備的實時監控、優(you) 化調度和綜合管理,確保安全可靠、經濟高效。所研發並應用的各種先進技術,不僅(jin) 替代甚至超越國際同類技術,更有望推廣應用到整個(ge) 中藥生產(chan) 體(ti) 係,為(wei) 真正建立中國中藥現代化、智能化提供了現實範例。